碧奎为何能活命?吴石牺牲前三个月开始布局,真相让人不禁泪目
“谍战剧都不敢这么拍!”2024年6月台北国史馆新解封的《吴石案补充卷》把这段70年前的生死布局再往前推了一大步:原来吴石早在1948年就托人把福州祖宅地契换成金条,分三段藏进鼓浪屿英国领事馆保险箱,钥匙密码拆成三截,一截缝进儿子书包背带,一截溶进女儿洋娃娃眼
“谍战剧都不敢这么拍!”2024年6月台北国史馆新解封的《吴石案补充卷》把这段70年前的生死布局再往前推了一大步:原来吴石早在1948年就托人把福州祖宅地契换成金条,分三段藏进鼓浪屿英国领事馆保险箱,钥匙密码拆成三截,一截缝进儿子书包背带,一截溶进女儿洋娃娃眼
很多抗战、内战题材的电视剧里,常出现杜聿明直呼陈诚“辞修兄”的场景,看似显得两人关系亲近、同辈相称,可放在真实历史里,这根本站不住脚,既违背国民党内部的等级规矩,也不符合两人的资历差距,纯属艺术虚构,误导了不少观众。
在《沉默的荣耀》里,吴石的处境堪称“刀尖上跳舞”——传递情报时多次暴露身份,保密局眼皮子底下怀疑他是共谍,却始终不敢动手抓人。连见了毛人凤都敢喊“你先别坐”的他,到底凭什么这么“硬气”?
“辞修兄”三个字一出口,弹幕里全是“杜光亭懂礼貌”“黄埔一家亲”。可只要翻开1947年南京国防部的内部电报,就能发现一条冷冰冰的脚注: “对一级上将,除职务外,不得称字。” 杜聿明当时是东北保安司令长官,中将衔;陈诚是参谋总长兼东北行辕主任,一级上将。上下差着
陈诚最后成了台湾岛上真正有分量的人物,军政大权基本都落在他和他麾下那帮“土木系”将领手里。几个月之内,外面大陆的残兵败将陆续跑来,岛内的任免、出入,谁能得安置、谁得冷眼,全看陈诚一句话。
看《沉默的荣耀》之所以让人揪心,是因为我们站在故事的开头,就已经知道英雄吴石们面临必死的结局。
影视剧中,杜聿明在电话里热络喊着“辞修兄”的画面,简直是编剧对民国官场最大的无知!真实历史里,杜聿明若胆敢对陈诚吐出这二字,等待他的绝非称兄道弟的默契,而是一纸冰冷的撤职令。
没人想到,这个国民党中将,临死前最挂念的,不是国家,不是信仰,不是未完成的任务。
毛人凤盯着桌上的档案,手抖得连烟都点不着——不是怕吴石反咬,是怕一动,整个台湾的权力结构就塌了半边。
《沉默的荣耀》有人说“土木系”为何如此猖狂呢?陈诚最倒霉的时候,躲在上海陆军医院都不敢出来。何应钦和白崇禧在南京联手发难,鼓动一帮人大喊“杀陈诚以谢国人”。
1949年台北街头,保密局特务拦截一辆轿车,看到满脸是血、持枪怒视的吴石时,特务头子谷正文竟当场跪地求饶。为啥飞扬跋扈的军统特务,会怕一个“次长”?答案藏在两人的权力博弈里。
在《沉默的荣耀》中,陈诚与周至柔一声声“学长”叫得亲切自然,引人注目,好不亲热。
在电视剧《沉默的荣耀》中,是谁舍命保全了吴石的妻子王碧奎?有这个能力的是台湾二号人物陈诚。但为什么有人说陈诚是个谜呢?明明是老蒋的心腹重臣,却冒险去救吴石的妻子王碧奎。
再刷《沉默的荣耀》大结局,还是被最后那段戏戳得心里发堵。谷正文抓了蔡孝乾,从王碧奎嘴里套出吴石认识朱枫,二话不说就把吴石扣了。聂曦、陈宝仓一个个站出来认下“东海”身份,宁愿自己死也想保他。吴石看着学生和兄弟为自己赴死,最后站起身说“我才是真正的东海”,那股子决
电视剧《沉默的荣耀》大结局一段时间了,再度刷了一遍这部剧的大结局,对于最后谷正文抓了蔡孝乾和王碧奎,从王碧奎那里得知了吴石认识朱枫,抓了吴石将军。聂曦和陈宝仓先后自曝身份,承认自己是东海,吴石将军看着自己的学生和好友为自己牺牲,最后自曝身份,承认自己才是真正的
1950年,吴石将军为信仰牺牲,按当时台湾的白色恐怖氛围,他被判“同谋”死刑的妻子王碧奎,按理说绝无生还可能。
1950年,吴石将军就义,这事大家都知道。可吊诡的是,几个月后,他被判为“同谋”死刑的妻子王碧奎,居然活着走出了监狱。
电视剧《沉默的荣耀》最后39集大结局了,不得不说这部剧后续的剧情是真的令人泪目和沉重。最终的剧情中因为蔡孝乾的背叛,加上谷正文、毛人凤的针对和迫害,最终吴石、聂曦、陈宝仓以及朱枫被蒋介石下令杀无赦,最终他们死了,不得不说这样的结局真的令人痛心,这些隐蔽战线上的
1950年6月10日,台北马场町的枪声划破闷热午后,吴石、朱枫、陈宝仓、聂曦四人同时倒下。
两道任务像两把利刃同时刺向吴石的身份底线:兵力布防的细节必须掌握,另一个则是追踪一名空军飞行员的亲人。 局势的复杂度在于,任何一步走错,都可能让最值得信赖的人付出代价。